三元吞下100%太子奶股权,是增长还是终场?

债台高筑,资金链断裂、重组易主、连年亏损、拍卖流拍......昔日差一步上市的太子奶,如今却成为了没人敢接的烫手山芋,最后还是大股东三元股份出手,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可二者究竟是1+1>2,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元股份以8756.76万元,拿下湖南太子奶剩余40%股权

据了解,今年8月,三元股份突然宣布参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新华联”)持有的,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湖南太子奶”)40%股权的第二次公开拍卖,并且最终以7005.4万元的价格竞得。

若此次交易完成,再算上早先就持有的60%股权,这也意味着湖南太子奶将完全归属于三元股份。然而,三元股份似乎原本并未打算独自吞下湖南太子奶,因此不仅放弃了优先购买权,也没有参加第一次公开拍卖。

在公告中,三元股份解释称:“放弃优先购买权且不参与第一次拍卖,不影响公司对湖南太子奶的持股比例及实际控制,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在拍卖当天,湖南太子奶以评估价值的七折起拍,也就是8756.76万元,但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挂了一天后,因过程中无人出价最终惨遭流拍,令人不禁感到唏嘘。这个结果是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毕竟湖南太子奶的业绩一直未有起色。

面对流拍引发的社会热议,作为湖南太子奶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企业,三元股份自然要出面平息风波。或许也正因如此,在第二次竞拍中,三元股份果断拿下了湖南太子奶的股权。

需要注意的是,在三元股份发出的公告中,除却收购这部分信息外,还有风险提示。它表示:“本次投资虽然利于湖南太子奶的未来发展,但仍然可能面临市场、经营等各方面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以及标的资产完成过户登记进度存在不确定性、运营结果不及预期等风险

截至发稿前,从天眼查可见,湖南太子奶的股权仍未有变更。

湖南太子奶高开低走,在三元股份手里十年仅实现两次盈利

说起湖南太子奶的发展史,可以用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来形容。如果将时间线拉回26年前,彼时湖南太子奶刚刚成立,可谓是意气风发。次年,就大手笔以8888万元的价格,拿下了央视黄金时段广告,并成为了1998年度中央电视台日用消费品“标王”。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或许只需要一次大曝光。自此往后的十年里,湖南太子奶在市场上是“炙手可热”。据悉,在2001-2007年期间,湖南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飙升至30亿元,业绩连续6年翻番,在中国同类饮料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76.2%。

不仅如此,顺风顺水的湖南太子奶还曾筹谋上市,先与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三大投行签订7300万美元的投资协议,并从花旗等6家国际银行借了5亿元“无抵押、无担保”的低息三年期信用贷款。

然而,这一切的辉煌和风光,都在2008年戛然而止,湖南太子奶一头扎向了下坡路。就在这一年,金融危机和三聚氰胺接踵而来,销量下滑的同时,花旗银行提前收贷,三大投行更是要求湖南太子奶,在一个月内找到接盘的战略投资者,否则将吞掉创始人李途纯的股份。

一系列事件的骤然发生,打的湖南太子奶措手不及。之后不久,由于对赌输了,三大投行开始控股湖南太子奶,李途纯改任名誉董事长。但接过来的却是一个烂摊子,因为该公司为了缓解资金需求,以高息回报的方式向经销商、员工集资。有消息称,截至2009年底,湖南太子奶集资数额达1.3亿余元,大部分都未予兑付。

资金断裂,巨额负债,让湖南太子奶如惊弓之鸟。2009年,株洲市政府组建高科奶业出手,拿回了湖南太子奶的掌控权,并以托管和租赁经营模式,分离太子奶的债务和生产经营。

但高科奶业的运营并未使湖南太子奶情况好转,2010年,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捕,而湖南太子奶也根据债权人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11年,湖南太子奶被三元股份、新华联收购。

然而,虽然湖南太子奶的品牌比较成熟,但因为经销网络几乎瘫痪,重组需耗费大量时间,同时蒙牛、伊利等品牌后来者居上,导致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分割,影响力日渐低下,不仅没有为三元股份和新华联增收,反而逐渐沦为“拖油瓶”。

根据三元财报显示:2012年-2021年,湖南太子奶的净利润分别为-1230万元、-9267万元、-2361万元、5万元、-5120万元、-160万元、-846万元、5058万元、-8784万元、-6140万元。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在三元股份手里的这十年里,湖南太子奶只有两年实现了盈利,其余都是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评估报告显示:由于设备老化,生产线跑冒滴漏严重,自2020年8月至今,湖南太子奶生产区就停工了,并在9月的时候,将公司全线产品委托在外加工。而公司生产区有约10000平方米的厂房处于对外租赁,其余厂房则是闲置状态。

自顾不暇的三元股份,能够消化得了湖南太子奶带来的损失吗?

从上述介绍中,不难看出湖南太子奶想要恢复往日活力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三元股份在市场上的表现平平,品牌声量越来越小。

根据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三元股份预计净利润为8787万元到9987万元,同比(法定披露数据)减少31.54%到39.77%;同比(追溯调整数据)减少47.54%到53.84%。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8539万元到9684万元,同比(法定披露数据)减少30.37%到38.60%;同比(追溯调整数据)减少52.75%到58.34%。

而翻阅过去几年的财报可见,三元股份虽然保持着盈利,但实际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有好几年都出现了由盈转亏的情况,并且净利润增速也大多处于下降状态。

就以2017年-2021年为例,净利润分别为7602万元、1.80亿元、1.34亿元、2206万元、2.45亿元,同比增长为-34.61%、137.25%、-25.51%、-83.58%、1011.72%。扣非后,2017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168万元、-1881万元。

随着乳粉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强者恒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此之下,留给中小乳企的生存空间恐怕不多了。而完全吞下湖南太子奶的三元股份,后续市场表现又如何呢?是翻身重现“牛市”,还是互相拖累?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木毅 站长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