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攻略是否能够拯救达能业绩的颓势?

面对本土乳企的强势围攻,削减sku和调整组织结构是否挽救达能下滑业绩?

随着第二季度复工复产的全面展开,第三季度各行各业已渐渐回归正轨。

不过从各家乳企递交的成绩单来看,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日前,达能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报告期内,达能实现销售收入58.21亿欧元,同比下降2.5%。

达能奶粉业务在中国市场双位数下滑

具体来看,其三大业务板块仅有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业务实现正向增长3.7%至31.1亿欧元,爱他美所在的专业特殊营养品业务和脉动所在的饮用水和饮料业务在第三季度分别营收16.98亿欧元,同比下降5.7%;16.98亿欧元,同比下降13.5%。

按照地域来划分,欧洲和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同比下滑1.1%,其他地区同比下降4.1%。

而在这其中,作为达能第二大“战区”的中国市场,因奶粉业务表现不佳出现了双位数下滑,致使其全球专业特殊营养品业务销量和销售额均下降约2.9%。

对于奶粉业务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达能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表示,造成下滑的原因有二:

①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了20%,所以基数过高;

②疫情导致的跨境渠道收缩以及去库存。

据了解,达能进入中国市场销售有两条途径:

1.直接渠道(一般贸易渠道、母婴店和电商);

2.间接渠道(其中跨境购、代购)。

根据Cécile Cabanis透露,目前直接渠道在中国奶粉业务中的占比在60%左右;间接渠道收入占达能中国婴幼儿营养品业务的40%。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多个国家采取关闭边境口岸和停飞部分进境航班等方式进行防疫防控,海外出入境人数大幅下降,让以代购渠道为主的零售贸易企业受到巨大冲击。

而达能也未幸免于难,因欧洲、大洋洲和中国香港持续的口岸关闭,导致中国跨境渠道的生命早期营养业务(即婴幼儿奶粉)在第三季度下滑了60%。

此外,达能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范易谋(Emmanuel Faber)还坦言:“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国间接渠道业务可能仍然会处于收缩局面”。而这对于达能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削减sku和高层变动是否挽救达能Q4业绩?

利空之下,达能宣布要从调整组织结构,到对品牌组合实施战略评估,再到加快制定后疫情下的新战略计划,以确保实现3%-5%的盈利销售增长等中期发展目标。

其中在组织结构方面,达能分别任命了VéroniquePenchienati-Bosetta和ShaneGrant为两位大区首席执行官,分别负责北美业务和国际业务。

对于这新上任的两位高管,达能方面可谓是寄予厚望,范易谋更是公开表示,希望他们可以促进和优化达能战略的本地执行,并从成本和营收两方面做到所有跨品类协同效应。

此外,还宣布了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将在2021年2月离职,由现任饮用水和饮料及非洲区业务首席财务官Juergen Esser将接替。

与此同时,达能还新设立了首席运营官一职,由Henri Bruxelles担任。

在品牌组合上面,达能正在大刀阔斧削减旗下sku。

今年6月,达能将益力饮用水业务(包括益力品牌以及位于深圳和龙门的两家工厂)出售给了深圳市互通有无商贸有限公司;10月,达能又以4.7亿欧元转让了其所持的全部养乐多股份。

有媒体报道,目前达能还计划出售阿根廷业务。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削减业务是为了降低成本,聚焦主要板块的增长。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猜测,可能是通过卖业务来提高报告期业绩。

不过从目前来看,削减sku和高层变动是否能挽回达能Q4业绩并让其在2021年实现正向增长还需要观望。

本土乳企强势围攻,达能将何去何从?

要知道,十年涅槃,中国乳业目前正处于黄金时刻。

日前,专注于农业与食品相关产业的全球知名商业机构之一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20年“全球乳业20强”排行榜,其中中国乳企伊利和蒙牛以强势姿态进入榜单第5位和第8位。

而这都得益于我国众多乳企不断倒逼自己向上游产业、科研技术要红利的结果。

目前,飞鹤已建立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内第一条创新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源头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大牧场)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全程可控可追溯。

君乐宝也采用了“前厂后场”,种养加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实现了鲜奶挤出后通过全封闭低温管道直达生产车间,使挤奶到加工可以在不到2小时的时间内完成。

此外,头部乳企还在集体“屯粮”。

截至2020年10月,上市的大型养殖奶源企业纷纷被下游奶企抢占,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被蒙牛收入麾下,赛科星和中地乳业成为伊利股份囊中之物,原生态牧业被飞鹤乳业拿下。

虽然奶粉新政落地实施后淘汰了大批国内外奶粉品牌,但对于部分留下来的乳企而言,国家标准只是“准入”门槛,在从甄选原料到奶牛养殖再到生产加工等多个细节上,制定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更高、更严的标准成为了本土乳企下半场比拼的重点。

而且随着近几年乳粉行业朝着低温化及高端化产品的方向发展,规模化牧场已成为我国乳企生产的基础。

并且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原奶增量需求还是主要依靠规模化牧场来协助解决,上下游乳企联动将进一步加强。

据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进口婴幼儿奶粉2.94万吨,同比下降13.1%。

在此之下,除了达能出现下滑60%的惨状,a2牛奶公司也同样深受影响,发布公告表示,因中国游客和国际学生的减少以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限制措施,公司不得不下调2021财年的业绩预期。

但与进口奶粉出现的业绩下滑截然相反的是,国产奶粉在疫情中保供应、稳价格以及坚守品质的表现,让其“疫外出圈”。

在市场去芜存菁的淘汰机制之下,面对本土乳企强势围攻,达能又该何去何从?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木毅 站长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