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都在布局私域营销,加上近几年,线上线下所有行业都在向微信转战,朋友圈俨然变成了“百货商场”,于是如何让走过路过的人停下、点开、下单、付款成了朋友圈卖货的唯一法则。
以变现为导向,一些母婴人,促销文案五花八门,殊不知线下有实时监察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线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一不小心门店一年的辛苦盈利变成了罚款数额。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投机倒把的人,但母婴行业却是个极为讲究信任的行业,大部分母婴人也都汲汲营生,甚至小心翼翼地照搬品牌商和厂家的宣传辅助,不成想也成了一枪就中的排头兵。一位口碑较好的母婴店主透露说:“去年发了个朋友圈卖某品牌的乳铁蛋白,就写了产品手册上可以提高免疫力的内容,结果被罚了20万。”
另一位母婴店主说:“市场监管行为现在渗入很深,一些工作人员通常都带着录音设备和针孔摄像头,进店后和消费者一样做咨询,有些新店员确实不知道,随便说一说就成了‘把柄’,有一次就因为这个我被起诉了,要罚我10万。”
有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不管是大部分被罚的母婴店还是做不下去倒闭的母婴店,都是加盟店偏多。供货商和品牌商不在一线,链接终端是母婴店,汇集群众眼睛的地方,每一双眼睛都带着红色警线的底色,在群众之外,便是法律。
因此母婴人在自己的私域里如何正当、正确的做宣传营销:朋友圈发布的信息,有哪些内容禁忌;和顾客交流交易时,如何规避违法语言出现;海报设计和视频制作,如何规避语言文字陷阱;面对职业打假,该如何应对恶意敲诈;面对工商稽查,该如何陈述客观事实。建立宣传禁忌意识,规避营销乱象,母婴人亟需一场行业法律法规普及。
8月19日本周四下午3点-5点,母婴前沿创始人包亚婷连麦广告法专业律师陈霞复丽进行一场关于母婴人如何规避因违法宣传而遭受职业打假和工商处罚的普法直播。
母婴人如何规避“因违法宣传而遭受”职业打假和工商处罚?
陈霞复丽律师,广东合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香港中文大学商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主要擅长领域为电商(包括电商相关的广告法,知识产权侵权,公司合规等),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公司投融资。
1 、朋友圈该如何发布内容不涉及夸大营销和违法宣传?2、和顾客交流交易时,如何规避违法语言出现?
3、海报设计和视频制作,如何规避语言文字陷阱?
4、面对职业打假,该如何应对恶意敲诈?
5、面对工商稽查,该如何陈述客观事实?
工商罚款、职业打假、夸大宣传、违法营销,站在母婴人面前的四座大山,需要普法一一攻克。
8月19日下午3点,母婴前沿和广告法专家律师深度解疑答惑!
19.9元听一场带解决方案的行业痛点现象,值得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