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托举”成为主导家庭育儿的新理念。在这一风潮下,父母陷入“人有我孩子不可无”内卷、焦虑的状态,从吃穿住行用各个方面愈加高质量化,甚至对孩子的身高也特别关注。由此,催生并引爆了一个庞大的“儿童助长”市场,各类以“科学助长”、“突破遗传”为卖点的产品与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市场的繁荣也伴随着争议与挑战。产品是否真具科学依据?营销话术是否在利用家长焦虑?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悬在助长产品和服务快速发展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在近期,号称拥有超过五万例成功案例的品牌“阿基孚”被曝出产品添加违规成分,正是当前市场乱象的一个缩影。
知名助长产品阿基孚被检出禁用“伊布莫仑”
今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全国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率下降到4.5%,低体重率下降到1.4%。6-17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2.1厘米和2.2厘米。
可既便如此,有77%的中国受访家庭认为¹,孩子“未达理想身高”。正因此,在消费市场催生了一场愈演愈烈的“追高”热潮,在供给端从身高管理服务,到各种助长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阿基孚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阿基孚(外文名:iKids-Growth)是美国agebox品牌推出的儿童成长膳食补充剂。该产品属于口服型IGF-1生长因子增敏剂,通过促进肝脏分泌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同时提升骨骼对IGF-1的利用效率,辅助儿童骨骼生长发育。
为了建立消费者信任,它多管齐下:一方面主打“绿色追高”,出示纯天然原料、GMP认证与SGS检测等多项背书;另一方面,则援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临床研究,作为其安全有效的权威佐证。然而深究其迅速走红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其与多家医院医生合作,通过专业人士的直接推荐,极大地获取了消费者信任。
2022年与2023年,阿基孚先后登陆天猫国际与京东国际的agebox海外旗舰店进行销售。agebox品牌联合创始人赵东来透露,截至今年8月,阿基孚已累计帮助超过5万名儿童追高。可这么一款热销的“神药”,突然在线上店铺中集体下架。
对此,阿基孚品牌运营部解释,是“因阿基孚生产工厂遭遇原材料调配临时调整问题,导致生产线产能出现阶段性下降,进而造成产品源头供货不足,线上官方旗舰店已出现部分产品缺货现象”,但实际原因可能并不这么简单。
9月2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通报,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或使用Agebox iKids Growth Day Formula,因为经分析确认该产品配方中含有未在产品标签上列出的“伊布莫仑”。更关键的是,这是一种未经FDA批准的成分,因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无独有偶,早在2024年11月,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就曾发布相关通知,指出从原产地为美国的agebox@阿基孚iKids-Growth(日服&夜服)"增效胶囊(生产批号为24040701和24040702)中检出“伊布莫仑”。该物质属于S2肽类激素、生长因子、相关物质和模拟物类禁用物质。
据了解,伊布莫仑原本是一种药物,作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会刺激生长激素释放,还处于研发阶段并没有得到正式的上市批准。上述公告提示,其可能会引发食欲增加、水肿、疲劳、肌肉疼痛、糖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异常等严重副作用,对部分人群甚至可能提升充血性心力衰竭风险,长期服用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隐患。
这一事件的曝光,将儿童“追高”市场的疯狂真相推至公众视野。原本添加药物成分的产品,被精心包装有长高效果的纯天然膳食补充剂;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医院与医生竟为其站台、推荐。这不仅说明了助长产品的鱼龙混杂,更提醒消费在购买院外产品时要审慎,更警示医院和医生不要为了利益乱推产品。
追高类目成为婴童产品乱象“重灾区”
事实上,当前追高、助长市场已成虚假宣传、问题产品的重灾区。
就以母婴圈内爆火的“γ-氨基丁酸”为例,由于其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便被塑造成“助长高”成分,催生出一批销量惊人的网红产品,以“特膳食品-运动营养食品”面世。
然而,据原卫生部《关于批准γ-氨基丁酸等6种物质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年第12号)》显示,γ-氨基丁酸的使用范围仅有“饮料、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糖果、焙烤食品、膨化食品”。综上,γ-氨基丁酸作为新资源食品,并未被批准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
那么这种产品如何还能在市场上销售呢?仔细查看产品配料表就能发现端倪,原来它们添加的并非“新资源食品γ-氨基丁酸”,而是“食用香料/香精γ-氨基丁酸”。在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中,γ-氨基丁酸被列入“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中,且未规定不能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而这些产品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毕竟新资源食品在使用上有诸多限制,而作为食品用香料添加则相对宽松。
但需要明确的是,新资源食品和食用香料的使用目的截然不同。新资源食品主要作为食品原料或营养强化剂等添加到食品中,用于满足特定的营养需求、提供健康益处或改善食品的品质和特性等;而食品用香料/香精在食品中主要是使食品产生、改变或提高食品的风味,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能无直接影响。
所以,γ-氨基丁酸作为食用香料/香精,是否还具备改善睡眠、助力长高的功能性,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除此之外,目前已有很多长高产品的被罚案例。例如,有商家将普通“乳矿物盐压片糖果”包装成“增高神药”进行推广,后经检验,该产品多项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事企业最终被判处承担惩罚性赔偿金206万元。
在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铁拳”行动典型案例中,某健康科技公司通过短视频分享长高经验、小程序直播答疑等方式,以干预脾胃健康、抗过敏治疗等可帮助长高为由,引导消费者购买其两款普通食品,并以“博士团队”“高级营养师”等宣传语对团队人员学历、资质等作虚假的广告宣传,并捏造数据宣传产品效果。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该公司将普通食品包装成“长高产品”,谋取不当利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隐患,依法对其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行为罚款30万元。
为高售价买单背后凸显新生代父母育儿焦虑
综上不难看出,新生代父母对孩子身高普遍存在焦虑感。
根据阿基孚官方小程序显示,追高产品售价为3998元/套,每套含2盒共4瓶,分别为日服与夜服胶囊,每瓶60粒。按每日最低服用剂量——日服、夜服各2粒计算,每月即需消耗日、夜服各一瓶,相当于家长每月需为此支付近2000元。
这样的价格,对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并非小数。然而,在高焦虑与高期待的驱动下,不少家长仍然愿意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希望买单。哪怕只是心理安慰,也仿佛为孩子争取到了一线“长高”的可能。
然而,在3-1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骨骺线未闭合。所以一般来说,即使没有外界营养素的辅助添加,也能实现猛长效果,因为这是人体正常的发育进程。
“3岁之前,是孩子的身高变化最快的阶段,3年加起来能长45cm左右,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了。3岁到青春期,一般来说每年身高会增长5~6 cm;进入青春期后,大概每年增长7~12 cm。”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博士许可科普道。
当然如果孩子身高真的出现异常,那也应该去医院做检查。因为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营养、环境、代谢和内分泌等,所以需要经过排查后,确定问题才能针对性解决,而不是说一个产品能够“包治百病”。
儿童“追高”市场的种种乱象,表面看是不良企业在利用监管漏洞、玩弄概念营销;深层看,却是整个社会“育儿竞赛”的缩影。好营销能火一时,好产品能活一世。潮水退去,真正检验品牌的时刻最终回来,而市场也会给出答案。
参考&注释
1.《2024年儿童身高现状报告》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