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随到引领,中国乳企如何登上世界舞台C位?

在世界乳业的宏大叙事中,长期回荡着西方乳业的声音。而今天,这个叙事正被重新书写:中国乳业凭借独特的“共生”智慧,完成了从世界舞台边缘到中央的历史性跨越。

(当地时间)10月20日,在全球乳品行业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盛会——2025年世界乳业峰会的舞台上,飞鹤、蒙牛、伊利等领军企业各展所长,标志中国乳业已走进协同发展、集体崛起的全新阶段。

其中,蒙牛集团分享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成果;伊利集团讲述了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而随着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站在开幕式演讲舞台中央,飞鹤更是为全球乳业贡献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亦标志着中国乳业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跨越。

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在世界乳业峰会发表开幕式演讲

董事长冷友斌在开幕演讲中提出应对全球乳业增长与可持续双重挑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种“共生”的发展模式:与全球智慧共生、与产业根基共生、与未来环境共生。他指出,“乳业本质上是一个关乎‘共生’的行业,唯有开放协作,才能共创未来。它不仅重塑了中国乳业的竞争格局,更为全球乳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崭新的‘中国方案’。”

(路透社、美联社、加拿大《环球邮报》等数十家欧美主流媒体对飞鹤进行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以飞鹤为代表的中国乳企在世界乳业峰会上的突破性表现,引发了包括路透社、美联社等全球数十家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可见,由飞鹤主导的“共生发展模式”正通过国际媒体的传播窗口,成为全球乳业转型的重要参考样本。

从“引进来”到“共创共享”,构建全球乳业智慧共同体

峰会上,冷友斌强调,飞鹤始终坚持开放的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顶尖科研力量共建“创新共同体”。飞鹤的科研之路,始于对中国母乳奥秘的探索。早在全球乳业尚未充分关注区域差异的年代里,飞鹤便以极高的战略耐心扎根这项基础研究。

当传统模式还在“引进来”与“走出去”之间徘徊时,飞鹤与哈佛大学等全球7个国家、20余所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实验室、共担课题,全面搭建科研创新网络。

从2009年参与国家“863计划”,到建立首个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再到“十四五”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建成中国最大母子健康队列,飞鹤用十余年时间、数万份样本,绘制出中国母乳成分的独特图谱。

正是这些扎实的科研实力,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配方奠定了不可动摇的科学根基和参与全球对话的底气。

在这个过程中,飞鹤不仅汲取了全球营养学、生物技术的前沿成果,更将中国母乳研究的独特发现贡献于世界,矫正长期以西方数据为蓝本的科研偏差,完成了从全球智慧的“整合”到“共生共创”的蜕变,为中国乳业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赢得掷地有声的话语权。

(飞鹤实现多种奶粉关键原料的自产能力)

此外,飞鹤以全球领先的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直接从自由牧场优质鲜奶中提取活性蛋白,最大程度保留乳蛋白的天然活性和营养功能,掌握乳铁蛋白、脱盐乳清粉等关键营养的100%自产能力。

通过关键原辅料技术领域的突破,飞鹤树立了“鲜活营养”新标杆,推动全行业对鲜活工艺投入的重视,驱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成为驱动世界乳业技术升级的新动能。

“产业链自控”+“智能化升级”,打造韧性全产业链体系

科研硬实力的突破让中国乳业握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底气,产业根基共生则铸就了屹立不倒的脊梁。

20年前,当婴幼儿奶粉行业还在经历信任危机的年代,飞鹤就以“先建牧场,后建市场”的战略定力,打造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第一条完整全产业链,实现了从“一棵草”到 “一罐奶粉”的全程自主掌控。100%自控农场、100%自有牧场、100%自有奶牛与生牛乳,“三个100%”代表了飞鹤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更成为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的“定海神针”。

此外,飞鹤还率先将数字化运用于牧场、工厂、供应链、渠道管控和消费者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彰显出中国乳业在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面的全球影响力。

飞鹤 “农牧工”一体化产业模式已升级为一种可复制的全球共生方案。这套经过中国市场验证的产业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展现适应性与示范价值。

在加拿大,飞鹤凭借成熟的质控体系和产品方案获得了该国首张向外国企业颁发的婴幼儿奶粉生产执照;在东南亚,通过技术共享与产品本地化,飞鹤正将更适合不同区域需求的营养解决方案惠及更多儿童。

(飞鹤奶粉重磅新品即将上市)

与此同时,飞鹤构建了“2小时生态圈”,从挤奶到加工,全过程控制在2小时内,最大限度地锁住了牛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将“鲜活”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产品。

飞鹤星飞帆卓睿奶粉在营养活性和吸收率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同时,近日飞鹤召开“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科研突破暨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了多款“新一代更适合”的产品,启萃、迹萃等新品,进一步复刻了母乳营养生态和鲜活生态,将更好地激发宝宝潜能。

从“环保成本”到“绿色资产”,输出共生环境解决方案

在世界乳业峰会上,冷友斌进一步指出:“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非取舍关系,而是可以共生并行的。唯有将绿色理念深植于全链运营,乳业才能赢得可持续的未来。”

ESG(环境、社会、治理)已成为全球乳业通用语言,飞鹤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企业基因当中,贯穿从牧草种植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打造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飞鹤建成了中国高寒地区规模最大的生态循环项目,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生物天然气与有机肥,使1.4万亩黑土有机质增厚1%,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相当于植树2000万棵。

该项目将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畜禽粪便与农田秸秆等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源”,通过厌氧发酵技术转化为多种宝贵资源,如生物天然气成为牧场和工厂的清洁能源,有机肥滋养黑土地,奶牛卧床垫料提升动物福利等。

基于此,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不再是单纯的取舍关系,而是相互成就的共生体。据悉,该方案还被联合国收录,成为全球高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中国样本”。

飞鹤的“种-养-产”绿色循环模式打破了环保是“纯投入”的传统认知,并赋能创造新经济价值,为全球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共生型解决方案” 。这也表明,在推动全球乳业发展进程中,中国企业正扮演着十分重要倡议者和行动者的关键角色。

冷友斌与国际乳品联合会主席合影。

左起:国际乳品联合会主席Gilles Froment,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

飞鹤在世界乳业峰会上宣告了一个全球共识:中国乳业正全面崛起,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乳业的“共生发展模式”是穿越行业周期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与全球智慧共生”、“与产业根基共生”、“与未来环境共生”三大路径相互交织,彼此增强,共同构成了中国乳业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核心路径。

真正的引领,是超越零和博弈,迈向协同共进、更具韧性、更富智慧、更负责任担当的乳业未来。飞鹤将以“共生模式”持续深度融入全球乳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与优质产品,让全球更多家庭受益,为全球乳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