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陈列面积不超过20%?新母婴店的空间变革站已打响

在母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传统母婴店的经营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生代父母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母婴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从“商品为王”到“服务至上”的深刻转型。

一方面,消费者对母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购物体验和情感连接。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褪去,母婴行业的发展模式也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在这样的背景下,母婴店未来的趋势将聚焦于如何通过优化空间布局、精简商品陈列、强化专业服务以及深化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极力放大母婴服务的价值。实际上,变革早已悄然发生,我们看到,很多母婴实体店中货架陈列的面积不超过20%。

缩减SKU,精准上架母婴产品,高效成交

在南京建邺万达广场1层,一家占地近7000平米的母婴综合体门店,正颠覆着消费者对传统母婴店的认知:陈列商品货架更少,比一般母婴商店节约了30%的货架把更大的场地和空间留给了游泳馆、亲自烘培室、智能育儿咨询站等服务场地。

自2017年该店升级为G6智慧门店后,就留出来了更多互动和服务的空间,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娱乐游玩,甚至在不少儿童的心目中,“去孩子王就是去主题公园。”在这个由孩子王打造的“未来母婴空间站”里,正上演着一场母婴行业静默的革命

据多方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头部母婴品牌单店平均SKU缩减30%,但客单价普遍提升了50%,会员复购率增长实现120%。

依托于实体母婴店多年来为消费者深度服务的经验,以及对新生代家长育儿需求的深度挖掘,尽管门店中商品货架的展示空间在减少,但产品的精准度却在显著提高。在这场实体母婴店的空间革命背后,万亿级母婴市场的底层逻辑正在被重构。

而引发这场空间变革的正是消费需求层级的迭代升级、母婴门店空间价值的重新定义以及母婴服务的精细化。统计发现,新生代父母的消费图谱呈现出显著的极化特征:一来对标准化商品表现出追求极致的效率,对服务体验要求深度定制。

另一组数据显示,80%母婴消费者愿意为专业育儿指导支付溢价,70%母婴消费者重视线下场景的情感连接价值。这催生出了“商品即用即走,体验持续留存”的新型消费心智。

基于此,不难得出结论,缩减传统母婴商品货架的陈列面积,强化母婴实体店的空间服务价值是未来新母婴零售店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实际上,在近期的市场调研中,笔者看到,精简货架陈列面积已经是很多母婴实体正在践行的变革。除了头部母婴连锁品牌已经敲响了空间改革战,还有很多中小型母婴店的改革更“大胆”,店内商品货架的陈列面积甚至不超过20%

曾几何时,开大店是很多母婴人的追求,要用足够大的店面空间承载洗澡游泳、推拿等多样化的母婴服务。

但在今天的市场调研中,我们意外的发现,一家50平方米的母婴小店,就可以承载洗澡、推拿等多样化母婴消费场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句话,一部分母婴人正在把精准选品和优化母婴服务做到极致。

在未来新母婴店的消费期待中“服务”>“产品”

在哈尔滨荷悦伊嘉健康管理中心,一层是商品货架的摆放区域,二层主要用来办公。与传统母婴小店的空间布置逻辑非常不同,荷悦伊嘉中商品货架的陈列很精简,且主要贴墙排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根本不便于消费者拿起产品查阅。此外,一层的中间区域大部分留白,安放了用来与家长们沟通交流的桌椅。

走进荷悦伊嘉健康管理中心,与其说是走进了一家母婴店,不如说是走进了一个休息或聊天的休闲室。其创始人张宇告诉笔者,在从传统母婴店转型成健康调理型母婴店的过程中,也是一路“断舍离”的过程。随着店里的产品越来越少,她在营养调理领域的深耕也更深度,更加精进。

安徽六安,爱贝儿推拿养生馆中也只摆放了很少的货架产品,更大的场地用来做洗澡游泳和推拿服务。对此,其创始人万叶飞表示,“我不是卖货思维,在爱贝儿,真正的‘产品’是知识和我的服务。”正所谓,产品在精不在多,把一个事情做精做透就足够了。

如果说荷悦伊嘉和爱贝儿的老板是在选品眼光毒辣,精准上品,从而缩减货架摆放面积;那么江苏江阴市的Comebaby通过增加多样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母婴综合服务体验。其一楼作为母婴产品卖场,还原了传统母婴店的商品货架模式,其他楼层则用来做服务体验,包括儿童餐厅、养生饮品、休息游玩、儿童摄影等等。

“我希望母婴店能回归到最初的样子,是孩子和妈妈们都喜欢来的地方,是一个能够放松、缓解焦虑的地方,”Comebaby的创始人王娟说道,“打造一个母婴场域,给妈妈们带来更多情绪价值服务。”

而除了精简SKU,增加并升级多样化母婴服务,从而实现将店内商品的货架面积大幅压缩。在渠道走访中,笔者还看到一些母婴人通过深度布局线上,让80%的成交在线上完成,所以实体店中也无需摆放太多产品。换言之,对他们的消费者来说,进店更多只是为了享受货架商品以外的“产品”——母婴服务。

如果说,上述母婴店在精简店内商品货架面积上还比较“保守”,那位于武汉黄岗的汇爱母婴则更“大胆”。426平米的店面中,零售陈列区仅占80平大部分面积用于服务体验场景呈现,孩子们不仅在这里可以跳绳,摸高跳、投篮,甚至还可以拉二胡。据透露,半年的时间里,仅某一单品的流水就做到了300万。

不难发现,种种案例均引向了一个事实,即:当母婴商品唾手可得时,真正稀缺的是值得信赖的育儿解决方案和服务。未来新母婴店将朝着“育儿生态基站”进化,用20%的物理货架承载商品的流通功能,80%甚至更多的空间用于构建育儿知识图谱、情感支持网络和成长的见证平台。

未来可见的是,实体母婴的价值将被重塑,新一代父母获得的不仅仅是育儿商品,更是值得托付的育儿成长伙伴,用“消失的货架”构建不可替代的母婴服务锚点。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